2009年4月30日 星期四

預備自己;願意擺上


預備自己,願意擺上
在每個人身上都有不同的計畫,在我唸中學的時候,心裡就有一股很強烈的感動,希望走上醫療這條路,後來蒙神帶領,如願進入醫學院。然而讀了四年多,看到身邊一些原本充滿單純理想抱負的同學們,如今的想法和進醫學院的初衷好像不太一樣了。
  基督教醫院對我而言是個熟悉的名詞、陌生的環境。在離開教室進醫院實習前的最後一次長假,藉著路加傳道會同工熱心的聯絡,台東基督教醫院特別增加了一個見習營梯次,給放假時間總是和別人不太一樣的國防醫學生,讓我有機會一窺偏遠地區醫療服事之究竟。於是在過年前,我參加了為期一週的台東基督教醫院見習營。
  聆聽完早期宣教士如何在後山這片土地上,篳路藍縷創立醫院的簡報後,我穿梭在新舊二棟大樓之間,注視著排列在牆上黑白和彩色的照片,一張張的影像訴說著醫院發展的歷史軌跡,有同工們胼手胝足建造醫院的事蹟,有恪守清貧與富足之信念的醫師身影,令人動容。那些我曾經只能在書上、黑白照片上認識的宣教士,似乎不再距我那麼遙遠。一樓門診大廳牆上的壁磚畫是創院當年拼成的,急診室邊的小角落,有醫院美工同工所佈置的聖誕馬槽,非常生動、溫馨,靜靜地傳遞著那美好的福音信息。
  之前偶而會隨同三總團契的學長們,在週末一起到病房探訪,於是在這裡就有機會將公立醫院和基督教醫院做個對照比較。公立醫院受到許多限制,能做的服事比較有限,有時還可能遇到阻撓;東基有院牧室做統籌規劃,結合醫院的人力資源,甚至有意願一起服事的志工,都能受到有系統的訓練裝備,如此一來,在對病人與家屬傳福音的過程中,更能上手,也有支援。
  週三早上和志工們一起上完課,就到門診、病房唱詩歌,作小小的分享,我想這樣的福分,在三總,大概只有聖誕夜那個晚上吧!
  週四早上和樂俊仁醫師一同前往達仁鄉,展開一整天的山地巡迴醫療。長那麼大,第一次看到全村的人家,廁所居然都不在所住的房子裡!來的病人不是感冒,就是一些需要長期藥物控制的慢性病,這天的山地巡迴醫療顛覆了我對糖尿病患的印象,之前在三總遇到不少因糖尿病截肢的病患,可是住山地的患者卻沒有糖尿病足的問題,依然行動自如、山上山下趴趴走。
  樂醫師的行事更是激勵人,即使人在偏遠地區,仍隨身攜帶《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期刊雜誌,不忘跟上時代的腳步。他對每個初診病患都仔細地從頭到腳看一遍,這可能是大部分都市病患所享受不到的。
  東基在醫療方面的努力,讓我非常欽佩,除了給病患充足的看診時間之外,更讓我驚訝的是-即使東基的醫生,擁有專門技術及豐富的經驗,但為了替病人著想,寧可把病人轉介到馬偕就醫,以節省病人的醫療支出,這和在大都市搶病人的情況截然不同。
  除了院牧室細心接待我們的學長楊哥和心怡姊之外,更讓人感到溫馨的是見到了因聽到國防學生要到台東而興奮不已的梁華英和劉文俊學長,還有第一天晚上為我們準備豐盛港式料理的潘醫師。不知是因梁醫師以前曾在教學醫院,又很久沒遇到醫學生(尤其是國防的學弟妹)的緣故,火鍋店吃完後,還意猶未盡,再帶我們至曾經是宣教士住過的「白宮」續攤,聊了許久。劉醫師是一位令人難忘的學長,他大學時代最好的朋友是我們熟悉的宇欽學長,提到其他的學長,不少都是我們曾跟診的主治醫師,談起來倍感親切。劉醫師曾經歷喪子之痛,如今到台灣的後山,輪守東基的急診室,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沒上班的時間,他常在醫院的圖書館翻閱書籍吸收新知,似乎在山的另一端,自我學習變得格外重要。
  這次在東基見習的經驗,激勵我要把握每個可以學習的機會,更多為主裝備自己。再回到學校上課讀書,不單只為考試能過關或被學長問的時候能答得出來而已,更重要的是學習服事人。雖然我不知道神在我身上未來的計畫如何?會預備我到哪裡去服事哪一些人?但感謝神讓我知道,就在山的另一端,還有一群有需要的人,而他日當我有機會出來服事的時候,相信神不會只使用我專精的那少少的一部分,還會使用我很願意擺上的那一大部分。


路加雜誌文章~

作者:徐以樂
台東基督教醫院見習心得偶拾

國防醫學院醫學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